2年前的文章拿來看剛好!
但兩年過去了多了一個阿金爸與開店的身分,不光只是平行觀看網美,也更多機會去審視這些人對於一家店的影響。
縱觀來看,隨著網路社群的推進,從早期的部落格分享(我進入時已經在末段),到臉書與社團的傳播,到IG的當紅,youtube的竄起。會有這樣的演進,也代表人們更加追尋更方便快速的資訊攝取方式,一時之間網紅成了新興行業,也讓更多人在社群的分享成了精心佈置的小天地,顏色要一致,取景風格要堅持,醜不能擺,美還要更美。
後來覺得好累喔,拍照要站起來拍,離開位置,要等食物全上,擺放位置要算好,穿搭配色要思考過,飾品小物都自備好全套,這樣才會被人吹捧成為生活美學家,但生活是不是真的過得美,你也不知,因為這都是社群上的氛圍。而這個氛圍會互相傳染,甚至開班授課。市井小民開始學習專業拍攝並以此為樂,甚至成了生活目標。踩的店越新越多,拍的照片越美越有風格越棒,按讚人數成了每日回饋,留言的[ 好會拍,好美!] 成了豢養的飼料與毒藥。
但當我爬上五樓打開自家門,卻開始苦惱這個角落怎麼更美,來的人會不會喜歡,盤子是不是要有特色點,擺盤怎麼更好看。突然意識到這風氣不也是你我共推一把,全體人員共同演出的一齣嗎?當然厲害的店家不容易受影響,自成一格完全不受世俗打擾,但不代表他們就是經營完善,不在意來客,而是他們掙扎後的看開,決定繼續保持自我的樣貌,不過厲害永遠不代表賺錢,只是心靈上的堅強。
怎麼看待來客,店家,評論者與被評論者之間的關係,從某段時間後我已經看不清這中間的各種拉扯了,部落格的介紹我也推遲暫緩,畢竟只要與人有關就是會很複雜,只能慢慢的維持自我找尋其中的生存之道。
但不守規矩又趾高氣昂的人
就跟丟在地上的垃圾一樣,不值探討....